2025/04/24
資深設計 Tung 陳采彤
P人轉型微J人中,靈感與實力並行,靠膝蓋接天線,雙商在線。
重劍不鋒、大巧不公,是團隊中的建築設計頂梁柱。
設計的核心是什麼?對某些人來說,是形式與功能的平衡;對另一些人來說,是創造出前所未有的空間體驗。而對她而言,設計是一場與錯誤共舞的過程—— 一次次的嘗試、推翻、重來,最終找到最貼合需求的解法。
無有建築資深設計 陳采彤,與主持人並肩超過十載,再加上多年的師生情誼,更深化為無可取代的默契。
當清水模遇上台灣氣候
清水模純粹、低調卻富有層次的混凝土質感,是許多人的夢。但是,台灣的物理環境、以及昂貴的維護成本,都讓許多業主望之卻步。
即便業主想要清水模,我們也想給他們最好的質感,但原封不動照搬海外工法,應該不可行。在主持人的帶領下,團隊與營造廠一起合作,測試了不同的砂質、施工手法,甚至主動製造「錯誤」,來觀察材料的變化。「我們把錯誤當成設計的一部分,而不是失敗。」
「如果設計流程不允許錯誤,其實就沒有創新的空間。」陳采彤強調,這點不只是技術面的挑戰,更牽涉到團隊文化。「主持人和團隊一直在打造一種氛圍,讓大家能夠安心試錯,而不是害怕失敗,」她表示,雖然還是會耍耍笨被罵「不過控制錯誤在可承受的成本內,就有機會一步一步突破現況。」
好設計的誕生:讓事物具備「進化」的能力
設計不只是解決當下的問題,更重要的是提供一種可以進化的框架,讓未來的修正與改進變得更容易。若一個系統過於僵硬、不允許改變,那麼創新就很難發生,因為創新本質上需要不斷調整與修正。
「我們好像很習慣嘗試新事物,這幾年除了建築設計,我們也開展了 maaūu 房產平台的新事業,除了建築人之外,團隊加入了工程師、廣告創意等新角色,迭代思維也為建築設計部門帶來新的養分。」讓事物具備「進化」的能力。這是一種更長遠的設計思維:不只是為當下創造完美,而是為未來預留改變的餘地。